央广网苏州9月28日消息(记者郑楚豫)“送菜用电瓶三轮车会不会落灰?”“食堂的供应商到底靠不靠谱?”“孩子挑食到学校吃饭怎么办?”……
食堂是校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相连,也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食材原料、运输车辆、加工烹饪、分餐就餐等具体环节操作中,一旦缺乏严谨的章程和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闭环监管,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事件便时有出现。
“制定地方性的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规范,把幼儿园也涵盖在内,这在全国是具有首创性的。”2019年江苏省开始筹划制定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的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规范,并于2021年6月14日起针对江苏省内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
把学问不仅做在课堂,也要做在食堂。如何构建一个阳光透明的新型食堂管理模式,这是严喜春在参与研制这一规范时常常思考的问题。
早上7点,严喜春带记者来到了常熟市凯文小学的食堂后厨。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将午餐所需食材从运输车上搬到食堂内的“智能溯源核磅秤”上进行核验,食材验收后将以小票形式形成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便可实时看到当日的食材供应商、食材价格、数量、图像、检验测试的数据等信息。“只要扫了这个二维码,家长们不但可以知道孩子午餐吃了鸡蛋,还不难得知鸡蛋的品牌,还可以看到其中是否有有害物残留。”严喜春介绍说。
智能溯源核磅秤是常熟打造“8S”阳光食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常熟构建了从线上到线下相结合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食品安全信息链条。
不止是在食材方面保证透明可溯源,目前在常熟,所有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都会提前一周把菜谱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公示栏向家长和学生公开,并在常熟政务app上向市民公开。
“让我们的家长提前看到学生的菜谱很重要。举个例子,比如说午餐吃大排,那么早晨就不要再去吃大排面了。”严喜春认为菜谱公开是打造“阳光食堂”的关键,一方面能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们的饮食情况,同时对于“一餐制”的学校而言,也可以让家长能更合理地为孩子安排另外两餐。
家长的充分参与也是校园食品安全重要的监督力量。申佳是一名家长志愿者,定期会参加学校菜谱的制定和食材的招标采购。
“我们家长志愿者每天早上都会参与食材的验收,和学生一起用餐。”申佳和记者说,家长们做这些只有一个愿望,就希望孩子们能够吃得更好、更放心。
在江苏,多数学校都设有膳食委员会,通常由家长、学校及学生三方组成,其目的是在菜谱的制定与食材的采购上,让各方都能够最大限度参与进来。当地教育局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优质供应商,职能部门联合考核供应商,联合优选食材品牌,建立能进能出的机制。学校则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食堂体验活动,参与菜谱的制定、食材招标、食材验收、陪餐等,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校共育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和饮食健康。
“其实从前送到学校的食材都有检验测试的数据。但在以前只是一些纸质报告,学校就保存在食堂台账里,装订好等待检查就可以了。现在我们把台账电子化,最大限度去实现校园食堂信息的公开透明。”
常熟的设想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法,各中小学运用“阳光食堂”信息化平台,将台账上网,让菜谱公开,对参与学生餐饮流程的每个环节实行精准科学的监管。要让家长们对钱的每一笔去向都清楚,也对学生在校的每一餐都放心。这一设想在常熟已经基本实现。
“家长们的诉求变了,以前要学生们‘吃得饱’,现在不仅要‘吃得好’,也要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王淦昌高级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校长高发圣回忆从前的食堂运营模式表示,学校曾经尝试校聘食堂工作人员。但由于学校的中心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在食堂管理方面力量比较单薄。曾经自聘人员的方式,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管理人员专业相关知识不足、厨师固定菜品单一等问题。
“那时候,学校后勤部门的老师不仅要分管后勤食堂,同时也要教书,需要有教师资格证,且大多都是读的师范专业。”没有专业的知识,也没有相关规范来指导学校如何管理。这是高发圣曾经最头疼的问题。
在常熟曾经大部分的高中、职业类三餐制学校食堂采用承包制,一包了之。这种模式通常是由学校聘请一家餐饮管理公司,由公司全权代管买菜、打点以及收费。但在这种模式下,对于学校而言,食材的来源、品牌、质量等就无法准确把控,这对事后溯源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顾泳副局长和记者说如今在常熟,所有学校采取自主经营,多数学校采用食材供应方、食堂用工服务方与校方三方齐抓共管的模式。学生们的餐费直接打入学校监管账户上,由学校根据招标约定进行财务核算及相应的支出。同时,做到生熟食品分开留样,这样便形成了分工明确的餐饮供应链条。例如某校出了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是食堂加工的问题,还是原料采购的问题,责任分明一查便知。
配送车辆不规范,这也是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中都会存在的隐患。严喜春举例,比如从前送豆制品通常用摩托车,送青菜就用电瓶三轮车,一路上的灰尘难免会影响食品卫生。
“现在我们都统一采用专业的恒温冷链配送车辆。这些车辆全有GPS联网,在我们平台上有监管。”严喜春和记者说,汽车从供货企业出来,由北斗导航全程监管,保证“一校一车”。车辆进入学校后定速度、定线路、定人、定车牌。除了有定位、有温控,常熟的配送车辆还在车厢内安装视频监控,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换货。
“以前在我们学校门口,每到饭点都有很多送饭的家长。现在基本没了。”校长高发圣粗略估计了一下,校园内约有80%的学生选择住校。考虑到学生们晚餐早、睡觉晚、消化快,学校除一日三餐外还额外增加了夜宵,让学生们的营养在食堂就能获得充分满足。
在常熟市凯文小学的食堂里有一个“特邀小明星席”。校长沈春媚天天都会在这里和两位小小“饭搭子”共进午餐。
“大排不要蒸的”“鸡排可以多一点”“想吃鸡米花”……记者在“特邀小明星席”墙上挂着的《特邀小明星就餐日志》中看到,孩子们为午餐打分、畅所欲言,写下了自己对于学校午餐的想法。“小明星”会对当天的午餐口味进行评分,对自己的光盘行动进行自评,也会用留言的方式,说一些想吃、想说的悄悄话给学校。
“特邀小明星席”是常熟市凯文小学食育特色课程的一个环节。沈春媚介绍,常熟市凯文小学为学校的食育教育划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是餐桌礼仪课程,中级阶段是美食文化课程,晋级阶段是品格提升课程。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学校的餐桌礼仪教育包括“有序整队、餐前洗手、安静用餐、小组协作、谦让有礼”等内容,目标是让学生们养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的好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学校从细节处入手,比如从“如何分发勺子”“安静用餐”“如何整理餐具”等各个微小的细节处进行教育。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光盘行动,争创光盘之星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食之事,不仅关乎饮食、也关乎学生们习惯的养成与饮食理念的建立。在这之中,校园所要承担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更需要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学会“好好吃饭”。
“结合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农历‘二十四节气’,学校推出了‘当节气遇上美食’的美食文化课程,让学生亲自介绍有关节气饮食的来历、美食的制作的步骤和营养价值,以孩子的视角去发掘食材背后‘美’的故事。”对于食育教育,沈春媚感触颇深。她和记者说,通过对美食学、动、思的过程,学生们参加食物的制作,既培养了劳动技能和积极性,又增强了他们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意识,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良好饮食上的习惯的培养教育。
“我们以前更多精力是放在教育教学上,江苏省教育厅就对这次《规范》的编制很重视,要求我们要凝练提炼我们教育部门的食堂管理的一种模式,所以凝练提出了八大阳光,简称“8S”管理体系,列入了《规范》。”常熟市教育局局长杨俊达表示,推进中小学食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是管理理念及方式的变革。
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好好吃饭”。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严密的规章制度、有效的技术方法,还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食堂管理模式,这是江苏做出的制度性探索。让阳光照进餐盘里,这是家校双方心之所向,也是社会共同的期待。
2019年江苏省开始筹划制定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的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规范,并于2021年6月14日起针对江苏省内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