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政厅

发布时间: 2024-03-28 作者: 江南官方体育登录入口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广东一直在努力!近日,省委主题教育办、省民政厅联合召开在主题教育中深化“长者饭堂”建设、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工作推进会,对在主题教育中办好民生实事、深化“长者饭堂”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我省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增效。广州、珠海、汕头、韶关、江门、深圳、中山、惠州和汕尾等市民政局作现场或书面经验分享。

  近年来,广州市在全国率先进行市域整体布点建设长者饭堂,打造“1+5+6+N”助餐服务体系,以助餐配餐小切口撬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目前,全市建有长者饭堂1288个,今年累计助餐超910万人次。

  广州因地制宜采取5种服务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和大幅度的增加财政负担,以较小财政投入,较快时间内实现有需要老年人的配餐服务全覆盖。促进资产金额的投入多元化,饭堂普遍实现保本微利,申请参与运营的企业持续增加。每年安排资金,对老年人就餐、企业和志愿者送餐、长者饭堂运营等3个环节给予补贴。

  推动管理运营社会化。全市162个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助餐服务,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的主体。探索将长者饭堂升级为社区饭堂。目前全市有 160家长者饭堂向社会错峰提供服务,如荔湾区南源街道青年社区长者饭堂提供外送服务,每日最多配送超过 1000 份餐点。

  珠海市将提质增效作为“长者饭堂”发展趋势,着力以市场化机制和科学技术手段为老年助餐服务赋能。目前,全市运营“长者饭堂”154 家,覆盖 23个镇(街)和149个村(居),2023年日均用餐约3500人。2020年以来累计服务老年人 229万人次,提供助餐优惠 2132.8 万元。

  以科技手段降低经营成本。珠海优特智厨研发了“智能炒菜机器人”,仅用14名员工即可运营2600平方米的“优特长者饭堂”,相较传统食堂节约 35%经营成本;“智慧餐饮连锁管理系统”整合食材供应链,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以规模效益提升服务质量。据调研测算,现场制餐的“长者饭堂”日均用餐人数不少于 150 人才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珠海因地制宜,探索不同模式,保障用餐规模。

  以智慧化手段促进有效监管。搭建“珠海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长者饭堂”优惠资格认定、个人补贴核算和商家财政补贴结算等资金发放流程进行全程监管,助餐补贴刷脸支付实名认证,“长者饭堂”全部纳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

  汕头市推行“1234”助餐模式,打造“鮀城养老”品牌。目前,汕头已建成“长者饭堂”85 家,实现了镇(街道)域全覆盖,全市服务老年人达到43 万人次。

  汕头结合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实际,以龙湖区、澄海区为试点,形成“龙湖城区模式”“澄海农村模式”两类运营模式,其中城区主要以养老服务机构配设食堂进行现场制作并提供堂食,依托城区餐饮企业聚集优势,提供老年助餐服务;

  农村地区结合人员聚集用餐数量少的特点,主要依托中央厨房、餐饮企业、机关食堂配餐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通过两类运营模式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今年全市累计投入建设、餐费补助等政府资金526万元,其中投入380万元扶持建设 18个配设“长者饭堂”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各区(县)出台惠企政策。积极依托村(社区)集体经济力量,今年累计筹集集体经济资金60万元,助力老年食堂运营。发扬潮汕地区“乐善好施”传统慈善文化,引导社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今年以来社会慈善捐赠资金243万元。

  韶关聚焦解决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问题,全力推动长者饭堂向城乡基层村(社区)延伸。截至12月22日,全市共建成并运营“长者饭堂”120 家、在建 2 家,实现全市105个乡镇(街道)长者饭堂全覆盖,今年累计服务老人15.6万人次。

  综合考虑老年人口数量、居住或活动集中度、交通地理位置、用餐服务需求等因素,特别是对于农村优先在留守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

  充分调动党委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等的力量,并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今年韶关市财政统筹安排 620 万元用于“长者饭堂”建设和老年人用餐补贴,各县(市、区)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和当地财政申请经费。依托村集体自身发展优势,统筹整合村内场地和基础设施资源。如仁化县大桥镇亲联村长者饭堂,由村委会出资补充购置设备、聘请厨师,发动村干部、社工、村民投入劳动力运营,12元的餐标,仅向用餐老人收取6元/餐。

  积极利用“广东扶贫济困日”,腾讯公益等慈善平台,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乡贤捐赠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如始兴县联合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筹集捐赠资金约50 万元。通过有条件的长者饭堂承接其他营利性服务,提升可持续运营能力。如南雄市水口镇承接党建团建活动、研学活动、公务活动等接待服务,所得利润作为补贴资金反哺长者饭堂运营。

  今年以来,江门市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目前,全市建成运营长者饭堂(含助餐服务点)114 家,其中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新增48家,增幅73%,覆盖全市100%街道和约80%的乡镇。

  江门市户籍60周岁人口约91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数 22%,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大。江门多元发展扩大助餐服务覆盖面。如鼓励村集体举办长者饭堂和发动邻里搭伙等方式,解决农村独居、孤寡老人的吃饭问题。鹤山市三富村邻里互助会办起开心饭堂,陈艳芳老人十年如一日为村里独居、孤寡老人做饭,被评为“江门好人”。

  探索行之有效的公益慈善助老模式。落实政府投入,拓展慈善捐赠,发动公司参与。新会区慈善企业维达纸业以“维达老地方”冠名资助15家长者饭堂;江海区积极对接“饿了么”,实施党建引领“新”连心暖流送餐项目,提升送餐能力。

  打造品牌强化示范引领。江门各县(市、区)创建蓬江区“益食堂”、江海区“邻里食堂”、新会区“维达老地方”、鹤山市“鹤友”食堂等品牌,将长者饭堂打造成为深入民心的民生服务名片。

  近年来,深圳市将老年人用餐这件日常“小事”花大力气、用巧心思持续创新推进。目前正在运营的长者助餐服务点达 228家,今年1-11月长者助餐累计服务335万人次,送餐入户服务20万人次。

  《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长者饭堂和助餐点实现社区100%覆盖,作为实施居家社区养老强基工程的重要目标。今年以来,相继出台《深圳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 年)》《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暂行办法》。

  推出分层次、多项目的补贴措施。目前,助餐补贴覆盖全市约18万老年人,约占全市户籍老年人总数的42%,补贴标准和覆盖范围居于全省、全国前列。四年多来,累计发放长者助餐各项补贴4700余万元。

  融合多种服务内容,满足周边社区老年人的上门服务、医养康养等个性化服务需求。比如罗湖区鹿丹村社区的长者饭堂设置在社区嵌入式的养老服务站内,用众多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吸引老年人聚集,弥补助餐运营项目人数不多、收入不足的问题。

  拓展更多服务人群,走可持续市场化路子。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长者饭堂作为养老机构内设食堂,在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基础上,可为周边居民提供早、中、晚三餐及咖啡、水果茶等时尚饮品的餐饮服务。

  近年来,惠州市不断深化长者饭堂(助餐点)建设,目前全市共有长者饭堂(助餐点)109个,累计服务老年85.6万人次。2023年,全市共投入长者饭堂(助餐点)约90万元,其中,建设运营经费800多万元、老人就餐补贴 97.7 万元。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形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助餐”“养老机构+老年助餐”“福彩销售站点+老年助餐”“餐饮企业+老年助餐”等模式。目前,长者饭堂(助餐点)70%以上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立。

  把场地支持和资金支持相结合,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除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外,积极利用政府闲置物业用于老年助餐。惠民九如康养中心长者饭堂利用原市商务局闲置物业打造,按照协议15年免缴租金,运营一年多来已实现扭亏为盈。

  在资金支持方面,博罗县财政安排250万元用于老年助餐服务;对新建厨房的长者饭堂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建设补助,对运营方按照每人次 5 元标准给予运营补贴,一年最高 5 万元;惠东县按照年服务人次数对运营方给予补贴,年服务人次数达到5000的补贴2万元,达到 3 万人次补贴 15 万元。

  中山市努力打造“香山长者饭堂”服务品牌,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截至目前,中山市已提供助餐服务的场所 341个,实现全市288个村(社区)服务全覆盖。2023年前11 个月助餐超90万餐次。

  下发《中山市香山长者饭堂建设运营指引》,从场地建设、设施设备配置、服务提供、运营与监管4方面,提出116条建设指引。加强督促调度,深入村(居)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指导,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定期会商、信息通报、督导约谈”等督办制度,每周汇报进度,每月通报滞后。

  灵活采取社会餐厅专区助餐、中央厨房配送供餐、养老机构对外专窗等多种运营模式,所有长者饭堂均由社会力量举办,实行市场化运作。

  着力打造一批香山长者饭堂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打造“香山文化+饭堂”特色。充分发掘中山本土文化特色,设计独特空间布局、装饰风格和主题定位。同时,推出特色菜品、使用当地传统食材、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餐具和饮品等。

  近年来,汕尾市扎实推进“幸福食堂”(长者饭堂)建设扩容提质,目前全市建成“幸福食堂”343 家,服务覆盖100%乡镇(街道)和41%以上村(社区),日服务老年人助餐近 5000 人次。

  针对幸福食堂运营经费紧张和其他不合理开支等问题,汕尾市加大对幸福食堂改革力度,制定《汕尾市加快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

  创新多方位扶持政策方面,全市共筹集投入“幸福食堂”建设、运营资金7274万元。财政部门按照每个点8万元的标准,给予建设补助;按照就餐人数,每年提供6万至15万元不等的运营补助经费。广泛发动爱心人士、乡贤、爱心企业积极捐物捐款,累计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此外,市慈善会在“汕善行”小程序中开设幸福食堂助建项目,开展“随心捐”,发动慈善捐赠。汕尾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和市慈善会联合发起成立汕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为幸福食堂打造资金“蓄水池”,作为食堂运营补充资金,第一批募集资金27万元。

  民政、人社部门积极努力配合,为全市343家幸福食堂开发配置公益性岗位,既降低食堂的经营成本,也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