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作为学校管理者最应重视一切可能会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事情

发布时间: 2024-04-09 作者: 行业新闻

  自我实现之后,进一步超越自我、打破自己,将自己清零,重新开始,这将是未来的一个全新挑战。

  新一代的需求并非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底层开始的,而是从看重顶层,他们要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提升的时代里,自我实现已不再是顶峰。能不能自我实现之后,进一步超越自我,打破自己,把自己清零,重新开始,这将是未来的一个新的挑战。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对未来的认识、对未来教育的判断,全世界各个国家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趋向一致。

  如新加坡“21世纪素养”的框架中,把核心价值观放在正中央,把充满自信的人、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放在中间。

  美国“21世纪素养”的框架中,也把核心科目和21世纪主题放在正中央,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放在中间。

  《2018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从1978年开始至今第一次使用了“学习”为标题,题为“学习,实现教育的承诺”,以此把学习作为主线,对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比如北京十一学校,有很多学生成长责任中心的支持人员,如自习管理、常规管理、小学段管理等,为其提供帮助、提供服务。

  这些支持人员与学生成长责任中心产生服务和被评价的关系,支持人员服务于学生成长责任中心;学生成长责任中心的老师和学生可以评价他们的服务的品质,北京十一学校将其称为“内部客户”。

  学校还设有研发平台,由咨询师、教育顾问等组成,提供大量教育策略、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成长责任中心的每一位老师提供“弹药”,比如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什么好招;遇到抑郁的孩子怎么教育……学生成长责任中心使用研发中心的产品,对其研发的产品做评价。

  如此,将教育力量全部集中到责任中心,他们之间既有“客户”又有“产品”,最终形成一个互动、运行的机制,产生教育效益。

  是因为在坐标之中没有选对位置。在纵坐标也就是认知的复杂性这个维度上,大部分课堂陷入了第一级“回忆与再现”知识,到不了到第二级“技能与概念”。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层级上,所以其对应的横坐标也就是学生自主性同样处于低层级。

  真正要达到“学”的层级,课堂必须在第三个层级“问题解决与应用”和第四个层级“思维迁移与创造”中展开学习任务,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横坐标上学生的自主性也比较高,就会走到比较高的层级,这才是一个理想状态。

  北京十一学校从第一级到第四级设计每个星期、每一个单元,包括每堂课的学习任务。以第三级为例:

  有人说是对团队贡献——其实这是“推轮子”,不是“油门”,集体主义教育的“油门”是集体对个人无微不至关心的教育。

  一个集体、一个领导对个体无微不至、小心呵护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集体主义精神,这个人就会对集体爱得死去活来。

  教师专业发展的“油门”在哪里?大部分学校搞的是师徒结对、教研活动、听课评课、体会随笔、专家报告,而且还检查学习体会、心得笔记,这些都是一般驱动点。

  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驱动点是分享。在校园里搭建若干个平台,如举办沙龙,出版专辑、举办教育年会、教育产品交易会等,让大家把好货拿出来分享。

  师德建设的关键驱动点在哪里?是成就感、被爱和安全感。一个人首先是被爱,才能有爱心。当老师珍惜各自的行业、岗位、事业时,感觉很有成就感、自豪感时,往往才会有爱心。

  为便于学生管理,学校提取了校服的几个要素,所以尽管校服款式、花色丰富多彩,但是辨识度同样很高,学生的选择性也很高。

  又如北京十一学校食堂被评为“中国好食堂”,缘自对餐厅的三家承包公司实行两次投票和末位淘汰机制。

  如果每年淘汰一家食堂,对学校文化、学生口味要有适应期,因此学校制定了这个有条件的末位淘汰机制。

  学校规定,三家承包食堂的公司距离平均分不超过5分给予黄牌警告。结果,三家承包食堂的公司都没有被淘汰,并且饭菜质量慢慢的变好,这就是因为有条件的竞争带来稳定性和竞争性两个维度的统一。

  问题观是指有些问题不能马上解决,而且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时,带出三个其它问题,甚至越解决这一个问题会越大。因此,学会跟问题和平相处,就跟学会跟疾病和平相处一样,有些病不治还可以,过度治疗反而缩短生命。

  一般来说,系统中的问题要在系统当中优化。比如食堂的饭菜口味不好,过去的做法是校长和中层干部轮流下食堂,去监督食堂炒菜的质量,甚至亲自炒菜。其实,这是内部管理出问题,厨师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当知道老师是情绪劳动性质,老师的态度、心态比知识更重要的时候,教育管理就发生了变化。比如,教育管理者要学会消化不良情绪能力。

  有三句话很重要。一是今天的大事儿,明天就是小事儿;二是今年的大事儿,明年就是故事;三是今生的大事儿,来世就是传说。如此来思考,消化不良情绪的时候就会好多了。

  不管“气流”怎么冲击,办好学校最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三个积极性:教师积极性处在主导地位,学生积极性才产生教育效益,干部的积极性涉及到一个学校内部的团结和文化。

  作为教育管理者,最重视的是一切有可能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事情,处理一定要慎重。

  外面的“气流冲击”来了,一定要分类整理,一定要进行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处理,最后觉得毫无问题才能交给老师,这样一个后台一定要搭建起来。

  有些人说,学习不仅仅在体验中发生,必须在体验之后产生反思才会真正产生学习。

  有一个公式叫做你学习到的知识等于你的过去经验加上反思的平方。反思越大,你的知识收获越高。

  反思假设小于1的时候,你就越来越不如过去。假设反思是1的话,绝大多数都是学了等于没有学。反思是0.9的线%,所以一定要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问题。

  处在中间层次的就是“寻找制高点”。我自己有个习惯,研究某一个领域,就找这一领域最高、最顶尖的专家探讨、学习,就去办得最好的地区的学校考察学习,实在没机会,就买这个老师的书、这个学校的经验、这个专家学者教授的学术著作来学习,寻找这个行业、这样的领域、这一个方面的制高点,清楚自己的差距,不断把短板补上。

  处在中间层次的还有一个是“从不同的观点里寻找10%的精华”。看到一些你认为不合适的、错误的观点,别急于否定,找到其最精华的10%的有益的地方。一种谦逊、不断反思的能力,一定要看到不同的意见的最好的地方。

  处在顶层的是“重新定义人生”。过去把人生分成两段:一段是学习,一段是工作。今天则要终生学习,终生成长。

  就像英国一个科幻学家说的那样,我终生在成长,但从来未长大,只有这种态度,最终才能发现了自己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才知道仅仅靠大学里学的东西远远不能应对明天的世界,我们才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大国。“

  比如思辩工具,把《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三部小说的主题进行异同的分析,就很容易引发争论。

  三个圆圈的时候难度是比较大的,一般的初中学生、小学学生有两个圈就可以了,但是高中生有三个圈可完全引发深入思考。

  比如不同维度的工具,研究曹操时,有很多学生不会用工具就容易走极端,只看到曹操的一个方面。如果借用不同维度工具,从历史贡献、气度、价值观、领导力、胆略、现实影响等角度看待曹操,就会变得维度多元了。

  对于客观原因的重要程度,可以打分,来管理分类,分成“无法改变”、“很难改变”、“可能改变”,然后用主观能动性代替客观原因,这是以色列一个著名的减法原则。

  比如一场考试,减去试卷能不能考试?没有试卷怎么考试?没有课桌也可以考试?没有监考老师也能考试?没有学生能不能考试?一个一个要素减去的时候,这是创新,这是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到学校是为了干什么?为了玩,为了寻找同伴,体育是讲究规则的玩,而且是对锻炼品格成长最重要的载体,学生喜欢学校、喜欢体育课,顺便就学学数理化了。

  如果学校把体育课变成15个体育课程,学生不喜欢学校才怪。比如爬树,就对一个人的品格影响非常大,当人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要崩溃的时候,突然够到一个树枝上去了,会松一口气。或者就是上不去,一下下来了,会了解了人生,学会面对失败。

  人生学会面对失败是很重要的,学会跌倒爬起来不受伤,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本领。